從貴陽前往青巖古鎮,驅車沿著田園路延伸段左轉,便進入花溪北部環線。單向3車道的瀝青路面平坦、舒適,兩旁青山綠水的美景從眼前一一閃過,不知名的小花在艷陽下格外芬芳。
作為貴州省第九屆旅游發展大會主會場,青巖古鎮的升級改造在去年底被提檔加速。在包括基礎設施、配套公共設施、旅游配套設施及景觀提升等在內的52個建設項目中,北部環線工程建設進度與其他項目相比遙遙領先,得到了業主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同臺競技爭第一
“這是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搶出來的,也是被‘逼’出來的……”提及工程建設情況,花溪北部環線項目部經理——貴州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最年輕的項目經理王鏡越如是說。
花溪北部環線是青巖主要路網的骨架之一,也是這次升級改造的重點工程。項目起點于花溪田園路延伸段,路線由西向東延伸,途經貴惠路、望城坡、青巖堡、獅子山、青燕線終點,與貴惠高速匝道終點平交,止于規劃東環線。道路全長4734.6米,路基寬度31米,等級為城市主干道,占地面積約375畝,設計行車速度60km/h。該工程需要挖方約123萬方,填方約27.5萬方,還包括3座橋梁、3道涵洞以及管網、綠化、路燈照明、路面等工程。
去年12月初,貴州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獲得該項目的承建權后,由第九分公司抽調技術骨干力量,組成項目班子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施工。
“相對于高速公路建設,北環線的施工難度并不大?!蓖蹒R越講道,“困難主要體現在征地拆遷、管網施工和交通保暢等方面?!?/p>
據了解,北環線項目涉及征地375畝,線路所過之處需要搬遷2個山莊、57家農戶、1個苗圃、2個木材加工廠、1個石材加工廠。每一分土地的征用,每一平米房屋的拆遷,都需要反復多次做工作。因為是市政工程,項目還涉及高壓線纜、農用桿線、通訊、燃氣以及軍事光纜等管網的搬遷和鋪設,這是以往修建高速公路幾乎遇不上的。此外,北環線既與桐惠路交叉,部分段落又與Y099公路并行,而這兩條路都是通往青巖景區的要道,車流量較大,交通保暢給施工安全造成極大影響。
如果按照高速公路建設速度,完成這樣大的工程量至少需要2年時間。據項目部書記龔宏志介紹,由于今年即將召開的貴州省第九屆旅游發展大會又回到貴陽主辦,且主會場就設在青巖,加上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也于7月份在貴陽召開,青巖同樣是與會嘉賓的必到之地,所以青巖古鎮的升級改造項目全部“提速”,北環線項目要求在6月底完工。
辦法總比困難多,從不服輸的公路人開足了“馬力”,高速前進。
在王鏡越的帶領下,項目部45名管理人員全都投身到現場,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施工。他們編制了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把難點工作放在主導位置去抓,并用網絡計劃指導、組織施工。設立了拆遷工作小組,組織人員全面配合工地的重點拆遷工作;設立安全小組,加強安全管理;組織交通保暢小組、環境督查小組,全面開展工作。針對項目需求,加大了人員、機械設備和生產材料的組織、調度力度,細化材料供應計劃。最多的時候,全線有上千人在“戰斗”,投入的工程運輸車上百輛,挖機50余臺,6臺吊車實行三班倒。為了搶工期,項目部不惜成本投入,很多工序都采取平行作業方式,3座橋梁同時施工,并建了2個預制場來保證梁板按期完成預制。T梁預制用上了蒸汽養生,以確保溫度、濕度,縮短張拉時間。路面施工時,兩套攤鋪設備同時作業。
北環線應該是貴陽市建設速度最快的一條路,項目部常務副經理韓勝備感驕傲。進場時,因為項目的特殊性,有的地方還在勘探,項目部便派專人與設計、地勘、業主三方互聯,確保第一時間確定地勘及設計文件,爭取第一時間施工。另外,項目用地也是拆遷完多少,就立即動手多少;路基成型一段,就完成一段。
為了保證工期,北環線項目施工人員春節都沒放假,韓勝更是從初一堅持到初四。聽說項目部有事要處理,龔宏志拔掉輸液的針頭就上了工地。項目部駐地距離貴陽城區不過幾十公里,有些管理人員的家就相距咫尺,他們卻沒有時間回家,更莫奢望進城逛街了。
青巖景區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凌云工作了幾十年,參建的大小項目不下20個,他卻表示北環線是其所有參建項目中工期最緊、任務最重、工作最忙的工程。
“確實很辛苦,人人都累得筋疲力盡?!痹诟屑に袉T工辛勤付出的同時,王鏡越也不忘揭自己的“短”:“北部環線K4+180橋按計劃4月15號前通車,但因前期的拆遷和場地問題,沒能完成節點目標,被城發投資公司罰了5萬元?!本褪沁@一罰,更逼出了公路人的干勁,他們痛定思痛,不斷調整工作步驟,不僅提前完成了任務,其速度和質量更是在50多個項目中獨占鰲頭。
青山綠水零污染
“不但要保證工程進度,還要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更要環保?!北杯h線項目建設下來,這是留給王鏡越的最大感慨。
貴陽是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花溪則是旅游區,青巖又是旅游區的重點,強調的就是藍天白云,環保成了硬杠杠,多一點揚塵、多一點污水都不行。為此,項目部在進場之初就依據集團公司環保體系的相關要求建立了管理制度,并對管理人員、施工工人進行環保知識教育,并將環保措施與方法寫入施工方案,在施工技術交底之中對管理人員、工人進行書面傳達。
對建設工地來說,揚塵無疑是環保的最大威脅。指著正在路基上進行灑水作業的幾臺灑水車,王鏡越介紹道,為了不越環保高壓線,公司加大投入,對施工進出口進行硬化處理,建了2個洗車池專門清洗外出的車輛。施工垃圾、棄土,集中堆放;需要外運時,一律用棚布遮蓋。對設計圖紙上的環保綠化,采取見縫插針的方式施工,及時綠化裸露的邊坡。3臺灑水車更是24小時不間斷抽水對施工通道進行灑水降塵。環保要求之高、之嚴,可謂前所未有,不僅環保、質檢等監管部門白日夜晚地隨時檢查,工地附近山頂上還有一個PM監測點實行24小時監控。一旦超標,馬上就會有人前來過問。王鏡越舉了一個例子,即使是焚燒樹葉,只要被航拍拍到了,都會受到處罰。
除了灰塵,水污染是環保要求的另一個重點。在依水施工地段,修建了沉淀池,讓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再外排。北環線項目有座橋梁要橫跨玉帶河,施工時,項目部嚴格按設計和規范作業,確保河流不受泥土、廢水的污染。
清清的河水靜靜地流,兩岸林木倒映其中;路旁的鮮花纖塵不染,隨風點頭彎腰,似乎在告訴世人:公路建設者們辛苦了,更感謝他們為環保作出的貢獻!(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文/圖 易興華/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