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技能要求
1、 基坑工程監測點的布置要程度反映監測對象的實際狀態及其變化趨勢,并應達到監控要求。
2、監測標志應穩固、結構合理,監測點的位置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
3、在監測對象內力和變形變化的代表性部位及周過監護部位,監測點應適當加密。
4、應加強對監測點的保護,應設置監測點的保護裝置或保護設施?;幼o坡工程監測點的布置應不妨礙監測正常工作,并減少對施工作業的不利影響。
監測方法
1、現場基坑上出現裂縫,在原基坑上部裂縫處先用砂漿修補觀察。
2、監測時出現位移頻繁時,中間監測點可適當調整增加。
3、西側設置6個監測點(監測點用水泥釘,紅油漆標出),南側設置4個監測點,北側設置4個監測點,監測點位置要保護防止破壞。
4、控制點每邊應寬出基坑1~2米,控制點應視線通。
5、利用控制點來監測護坡,做好數據記錄。
6、測量記錄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達到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
監測工期與監測頻率在基坑開挖前埋設好所需的監測設備及儀器,并取得原始數據以及做好周圍各環境監測點的設置并取得原始數據,在基坑邊坡監測中應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地下室施工至±0.000時結束現場監測工作。
基坑施工時一周觀測,在土方開挖期間每3天觀測,其余間隔5天1次。周圍環境監測應于地下室施工全過程,在地下室施工前對周圍環境作的監測,記錄好的原始觀測數據,以便與基坑工程中監測結果進行比較。